2009年10月1日 星期四

最後一個月的人生

昨天看過了「花嫁」,故事是圍繞乳癌的愛情故事,更正不是單單的故事,而是真人真事。不知為何人總是對帶病的愛情故事,特別喜歡,特別著迷,原因可能是催淚吧!女主角最初因乳癌而選擇放棄男主角,要求他離開,深感到無謂更傷他的心。男主角不僅沒離開,還選擇了陪她走人生之後的路,之後的不說了。雖然說穿了結局也不見得會影響看的人,因為很多時催淚的戲好應該親自去感受。

這套應該算是紀錄了女主角生命的最後一個月。女主角選擇了努力面對一切,更邀請電視台拍攝紀錄低她人生的最後一刻。假如你知道一個月後,就是生命終結,你會選擇做什麼?我想如果是我的話,或許會買盡一切我想買的東西(真物質主義),最重要當然要買部dv紀錄低我人生最後一刻,還要好好的安排葬禮的事,還有要等等等...太多太多數不盡。或許人有太多想做,但往往就是欠缺了勇氣去做想做或未做的事。為何要等到油盡燈枯才去講去做未做未講的?

btw此片含中度瑛太的鼻涕和眼淚

2 則留言:

  1. 是的, 我都認同人要趁還有一口氣的時候,去做自己想做的事!但當發現每次不顧後果做的事, 都會帶來更大的不快(即係要輸突),就會令人下次裹足不前。

    不敢做, 不敢說, 因不知在世上還有多少日子, 但若我明知自己快要死, 可能有更多事不敢做, 不敢說。 因為, 若做自己想做的事, 會帶來快感的話, 便會更加捨不得離開, 不是嗎?

    我想, 我只會做一些很簡單的事, 如寫信留給我所愛的每個人, 告訴他們我一個又一個的秘密, 或發表一點偉論。 我不會希望有人送我走, 我只想默默離開, 就像台上落選的選手, 在黑暗中慢慢FADE OUT....

    從此, 世界只是少了一粒塵也不如的物體,如果它曾令某些人痛, 也只是陣痛, 又何必為自己的離開大事舖張??

    回覆刪除
  2. 人總是這樣.來是一個人,走也是一人
    好歹我們都是這個星球上的過客
    雖然我們做的並不能影響世界
    但總能帶給身邊一點少少回憶
    好讓走的時候,也不用像出世是那般嘩啦嘩啦的
    其實出世時,身邊開心的迎接
    為何離開時,身邊要呼天搶地

    回覆刪除